
平常都是媽媽陪婕兒洗澡,兩個人享受快樂的洗澡時光,爸爸跟婕兒洗澡的次數用一隻手就能數的出來,原因是爸爸不熟練,每回頂多就是泡澡稱不上洗澡。
今天讓爸爸陪婕兒洗澡,媽媽坐在一旁陪著他們,我想婕兒已經這麼大了,爸爸應該有能力可以獨自幫她洗澡,所以沒有幫忙洗只是坐在旁邊看著,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,爸爸一不小沒抓好婕兒,婕兒整個頭趴在水裡,趕緊把她抱起來,之後她就很害怕不願意繼續泡在浴缸裡。
還好之後幾天,媽媽又繼續跟婕兒洗澡,加上小孩子的記憶力短暫,似乎沒在婕兒身上造成“怕水”的陰影。

平常都是媽媽陪婕兒洗澡,兩個人享受快樂的洗澡時光,爸爸跟婕兒洗澡的次數用一隻手就能數的出來,原因是爸爸不熟練,每回頂多就是泡澡稱不上洗澡。
今天讓爸爸陪婕兒洗澡,媽媽坐在一旁陪著他們,我想婕兒已經這麼大了,爸爸應該有能力可以獨自幫她洗澡,所以沒有幫忙洗只是坐在旁邊看著,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,爸爸一不小沒抓好婕兒,婕兒整個頭趴在水裡,趕緊把她抱起來,之後她就很害怕不願意繼續泡在浴缸裡。
還好之後幾天,媽媽又繼續跟婕兒洗澡,加上小孩子的記憶力短暫,似乎沒在婕兒身上造成“怕水”的陰影。

大家一定好奇紀紀到底在忙什麼,兩個星期都沒寫日記,跟大家分享婕兒的成長,原因有很多,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婕兒囉。
她現在正處於學走階段,喜歡自己站立扶著東西走,可雙腳骨骼還沒鍛鍊好,跌跌撞撞是難免的,也因此紀紀得陪在身邊,以免她撞出太多傷口,再者,她可是個十足的電腦寶寶,最愛的玩具就是電腦,只要有人坐在電腦桌前,她馬上快速的爬向那個人,所以白天的時間,我已無法上網,晚上又怕吵到樓下的鄰居,不敢打字,所以網站也沒日記更新了。

時間過的很快,再過一個月,婕兒就要滿週歲了。
11個月的婕兒已經有4顆牙,與同齡的寶寶相較之下還是少了點,不過長得慢蛀牙的機率也少了些。現在已經很會扶著東西站,放手佔有時可以站超過半分鐘或更久,有時會自己慢慢的蹲下;非常喜歡亂翻家裡的東西,只要一起床,手裡就是要拿著東西;平常的活動空間限於客廳,現在客廳已無法滿足她,總想爬出客廳玩,每當她發現媽媽走向她要將她抱回客廳,她會以更快的速度爬行,讓媽媽追,還會自己發笑。
學會來來來的招手,也會掰掰的搖手,也會比1的動作,知道耳朵在哪裡卻不願意告訴我們,不喜歡安靜躺著讓人穿衣服或換尿布,不喜歡擦臉,但依然喜歡洗澡玩水,好奇心越來越濃厚,喜歡玩新鮮的事物。
2006/12/31剛好有朋友要來紐約,我們當然義不容辭的去接機,原本預計先在我們家待一天,隔天在到另一個朋友家住,後來決定是直接送她到另一個朋友家。
另一個朋友家在曼哈頓時代廣場附近,正好是封鎖區域的邊緣,車子要進入幾乎不可能,我們運氣很好,跟著公車後面,警察竟然沒阻擋讓我們進入封鎖區域。
我們把車車停在路邊,爸爸下車幫忙朋友提行李送她到另一個朋友家,等了約20多分鐘,爸爸終於突破困難回來,原來是我們停車的區域是無法隨便進入的,警察有在控制人數,爸爸差點回不了車上。
等爸爸上車要回家時,已經將近11點半,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,我們全家還在HIGHWAY上狂飆,爸爸以玩電動賽車的方式飆車回家,終於在倒數前的10分鐘到,但卻苦無停車位,又花了6分鐘才找到停車位,好不容易終於在倒數前的兩分鐘,我們回到溫暖的窩,打開電視,與時代廣場的人一起倒數,迎接007。
以前有提過,我們家的隔音非常的差,我打字樓下都聽得到,我想有可能我開個水龍頭,樓下也會聽到吧。也是因為這原因,我很少晚上玩電腦,雖然我能用電腦的時間,就是等婕兒睡著後的時間,但這個時間又會吵到樓下的人,只好放棄晚上用電腦。
這個週末就是平安夜,很多人請假出遊或回家過節,老公研究室的同事們也紛紛的自動放假,所以老公今天不用上班,前一晚熬夜玩他的電腦,看他不睡覺,我也興奮的玩起我的電腦,一時間忘了晚上我不能用電腦。
後果就是,遭到樓下嚴重的抗議,他們非常生氣的敲牆壁,害我得趕緊下線,結束聊天,第一次能在msn跟hala聊天,卻因為被抗議,害我得傷心的結束聊天。
文/施名玥 採訪諮詢/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
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?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,他就開始放聲大哭,哭得你手忙腳亂,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,回到他的身邊,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?
寶寶的成長是令人驚喜的過程,他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,五、六個月大的寶寶,逐漸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,只要媽媽一離開他的身邊,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,這是寶寶「分離焦慮症」的表現,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?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!
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
三、四個月大的寶寶,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,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,等到寶寶長到五、六個月大時,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,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,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,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,看到時,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,但只要媽媽一離開,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。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,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,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,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,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,在他的認知裡,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,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,才能安心。
症狀會逐漸減輕
根據學者研究,三個月大的嬰兒,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,之後七個月,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,建立親密的關係,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,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。在這個時期,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,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,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,等到大概兩歲以後,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,轉為自主性的萌芽,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,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,直到寶寶三歲時,開始和其他人互動,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。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,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,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。
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
孩子一出生,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,三個月大的嬰兒,只能夠表現愉快,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,但六個月大的嬰兒,更多了懼怕、憤怒、厭惡、苦惱及愉快等情緒,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、事、物,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,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,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,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,並不容易,例如:害怕陌生人、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,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,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,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,慢慢地克服過去。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,在這段過渡期裡,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,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,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,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,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。根據統計研究發現,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,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,因此,了解寶寶的情緒,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,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。
醫學治療焦慮症
心理學家認為,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,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,目前,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:一、製造模仿情境,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。二、敏感遞減法:訓練個案放鬆→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→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,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。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,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。
孩子哭了要離開嗎?
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,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,甚至產生罪惡感,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,轉身回到寶寶身邊,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,用哭鬧哀憐的方式,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,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,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,媽媽現在要離開,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,幫寶寶建立起「媽媽並沒有消失」的概念,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,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。
幫助寶寶度過焦慮
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,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,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、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、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,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,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,因此,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,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。
一、適當的協助: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、事、物,或是情境,做知識性的教育,並用漸進式的引導,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,引起寶寶的好奇心,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。
二、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: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,隨時做出回應,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,沒有消失;當你在浴室洗澡,或是上廁所時,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,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,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,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,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,你就可以關上門,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!
三、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;
四、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。
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
一、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,或施以恫嚇的手段,例如:寶寶不聽話時,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,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,加深他內心的恐懼。
二、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,
三、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,
四、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,
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
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,對於0-3歲的幼兒來說,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,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,對將來的人格發展,有重要深遠的影響,懂得寶寶的需求,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,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,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。

一個星期前的婕兒,看到投幣式的玩具車會顯得很開心,目光一直放在玩具車上,但當她坐上之後,又感到害怕馬上要找媽媽。
今天逛街走累了,找了有投幣式玩具車的地方休息,由於這裡總是會聚集一些小朋友,婕兒非常喜歡看著小朋友玩,有這些小朋友,她才會安靜的坐著休息。
一開始,來了一個年約一歲半至兩歲的小男生,家人讓他坐了一回,他開心的坐在汽車造型的玩具上,不停的轉動方向盤,此時的婕兒看著他玩看得目不轉睛。小男生走後,又來了個小女生,也是一樣坐上汽車造型的遊樂器,不停的轉動方向盤。等大家都走了,沒人在玩時,我把婕兒放在汽車上,她竟然學著轉動起方向盤。
上星期讓她坐時,她馬上要找媽媽不肯坐,今天看著別人玩,馬上就知道怎麼玩,小朋友間的影響力還真大,以後有機會,要帶婕兒參加小朋友的遊戲團體,讓她開心的與其他小朋友玩。
婕兒不屬於漂亮的寶寶,雖有儂眉卻沒有大眼,不符合一般人認為的漂亮寶寶,但她卻有迷人的可愛笑容,因為這笑容能征服了很多人。由於天氣冷,要帶婕兒外出不方便,於是從上個月開始,每週五會跟爸爸一起去上班,爸爸會先把我們放在研究室附近的MALL裡逛,下班再來接我們。漁市媽媽可以滿足逛街慾望,同時又能帶小婕兒外出走走看看。
每回帶她出門,她總是顯得特別開心,逢人就笑,幾乎看過她笑容的人,都會跟我說“She is so cute.”,這句話從婕兒出生聽到現在,應該算是一種客套話,我不是很了解美國的文化,但聽到這句話,當媽的總是很開心,卻也能了解多少含有客套的意思。
當媽的總是覺得自己的小孩可愛,我也不例外。今天是每週一日的逛假日,我很愉快的帶著婕兒逛街,婕兒也很享受逛街的時光,可以看到許多人,又可以見到很多小朋友,所以只要有人把目光對準婕兒,婕兒馬上回以笑容,即使當時她正在吃午餐,她也馬上張開嘴..開心的笑,由於她非常熱情的對著旁邊的路人笑,幾乎經過我們的人,都會回以笑容,還有很多人跟我說她好可愛。
或許自己的私心作祟,看到她開心的笑容,真的真的覺得好可愛,難怪有人說她可愛。
﹝話外﹞
紀紀生了小孩後,已經很久沒被搭訕過,今天終於碰到了,有人特地跑來跟我說,我是個漂亮的年輕媽媽,還對我拋媚眼呢!
![](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*** 出生日期:06-01-24 20:46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家裡有許多的玩具,有的是朋友送的,有的是爸爸媽媽花錢買的,但這些都不是婕兒的最愛,她最愛的是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。 客廳書櫃旁有一堆婕兒的照片CD,由於空間不夠,只能堆在書櫃旁,而這堆CD就成了婕兒的玩具,當她玩膩了玩具時,就“快速”的爬行到CD前,開始亂翻一通,CD旁有一個放置零食的箱子,也難逃她的魔掌。
今天早上,她又玩膩了玩具,也不想看她的Baby.Einstein,CD跟零食又成了她的掌上玩具,當她爬到書櫃前,魔手抓住零食前,竟然先偷瞄我一眼,偷偷看我有什麼反應,看了我一會,發現我還沒制止她,她愉快的開始玩起她的“玩具”。之後,又將她抱回原點不理她,她馬上又跑到書櫃那,玩她的“玩具”前,一樣又先看我一眼才開始玩。
她偷看我的表情,是張賊賊的可愛笑臉,可惜沒能拍到照片與大家分享賊賊的婕兒。

之前婕兒被罵時,會哭著要媽媽抱,現在長大囉,被媽媽罵時,一樣會過來抱媽媽,但卻學會裝哭了。
被罵時,會故意裝個哭臉給媽媽看,還會看媽媽是不是會停止罵她,若沒停止,就會再裝一次哭臉,然後把臉貼在媽媽胸口上。
這麼可愛的動作,媽媽當然捨不得罵囉 。

由於家裡沒有樓梯可以讓婕兒爬,有的只是連接二樓的室外樓梯,所以婕兒一直沒嘗試過爬樓梯。今天帶婕兒到教堂,由於她想睡覺很不安分,無法讓她待在裡頭,會吵到其他作禮拜的人,所以我帶著她到外面走走。
教堂的地下室是幼稚園,連接地下室的樓梯都有舖上地毯,另有樓梯可上樓,上樓樓梯平常好像很少使用,“感覺”還蠻乾淨的,所以把這樓梯當成婕兒玩樂的場所。
她從沒嘗試過爬樓梯,剛好藉機看她的反應,讓她坐在樓梯間上,我則坐在第二層樓梯上,當我一離開她,她馬上想往我身邊爬過來,但我距離她兩個階梯遠,她只得爬上一個階梯才能碰到我,想不到爬一階樓梯對她來說,竟然是輕而易舉的事,似乎沒有障礙,眼看她已經順利的爬上一階,我趕緊在往上一層,她又接著往上爬了一階。
原來婕兒已經會爬樓梯了,礙於環境的原因,平常沒讓她嘗試過,想不到今天不用教就會,看來爬樓梯應該是本能吧。

紀紀沒事的時候就是看韓劇,韓劇裡的人物偶而會有雙手舉起高喊萬歲的時候,這動作既好笑卻能提振精神,而我就要教婕兒這個動作來娛樂我們。
之前教過她喊“右”時要舉右手,但教了幾回婕兒反應不大,萬萬歲這動作之前也教過,反應也是一樣,要喊很多回才會有一回動作。晚上大家窩在房裡取暖,一時興起又開始教她這兩個動作,想不到這回,竟然一說就會。
看來這個時期學習能力真的快很多,得多教她一點才行。

以前婕兒想睡覺時,總是喜歡摸臉、搖頭,現在摸臉的習慣漸漸沒了,搖頭的習慣也少了,但出現新的習慣─抓耳朵。
之前餵婕兒吃飯時,當她不想吃時,總是會搖頭、嘟嘴巴,尤其吃到不想吃的食物時,連嘴都不開,硬塞都沒用,由於以前想睡覺就會搖頭,所以沒想到她是知道不要就是搖頭的意思。
昨晚吃晚餐時,弄了骨頭湯加米精給她吃,味道不怎麼好,但她還是吃完全部,吃到剩下兩三口時,她一直搖頭表明不要,我只好一直哄騙讓她吃完全部。
今天早上起床,婕兒沒有馬上起來玩,先在床上賴了一會,媽媽也趁機跟她說說話,教她說早安(雖然還不會,不過讓她多接觸),順便又親親她,忘了跟她說了什麼,但對話中含有“不要”跟“好棒”這兩個詞,婕兒馬上搖頭加拍手。
現在的她,只要聽到好棒,就會自己拍手,反而說拍拍手,她不會主動拍。當我說不要時,她竟然也會搖頭了,看來她比我想像中更聽得懂我的話了。
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喝母奶的關係,養成婕兒喜歡掀我的衣服,常常會讓她坐在我的肚子上玩,這時候她總是要把我的衣服掀開來玩,掀開後,會先玩玩我的肚臍,再玩玩我的肚子,有時這樣還不滿意,喜歡玩媽媽的ㄋㄋ。
有時生氣的把衣服拉緊不讓她抓,她誤以為我在跟她玩,努力的想把衣服掀起來,重複的玩這個遊戲,樂此不彼。
不過並非只有媽媽的才是她的玩具,爸爸也不例外,睡前我們總會一起窩在床上玩一陣子,這時候爸爸的身體就是婕兒的玩具,婕兒最愛爸爸的肚臍,因為爸爸的肚臍跟我們的長得不一樣,看起來比較特別。
希望她喜歡玩“人”的身體,僅此於爸爸跟媽媽,不然哪天突然先別人衣服,那可把別人給嚇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