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就跟ㄅㄅ吵著,要他帶我們出去玩,有時想想我也算一個小孩吧,每個週末都像小孩子一樣,吵著要出門去玩,這個星期就吵著想去PEPSI雕塑公園走走。後來ㄅㄅ敵不過我的柔情攻勢(其實是耍賴攻勢),只好帶我們出門去逛逛。 

出門的時候已經下午一點,還沒吃中飯,本來想到了PEPSICO附近應該有食物可以買,ㄅㄅ也堅持說再裡面一定有餐點可以買,雖然我不相信他,開車的是他只好順著他,餓著肚子到PEPSI。 

進了PEPSICO大門,通過管理人員指導停車後,我就開始後悔了,我知道者裡絕對不可能有食物可以買,一定得餓肚子了。 

這裡規劃的很好,乾淨又清爽,人也不多,很適合老年人來。公園四周有許多藝術雕刻品,公園的中心有一大片草皮,看人令人有股想躺下的衝動,也因為這個衝動,我想帶著婕兒躺在草皮上,結果還沒坐下就被工作人員“提醒”,草皮是不能坐的。害我好丟臉的趕緊離開,同時,有另一對情侶,正躺在草皮上談情說愛,也被提醒了。 

由於園內很多雕塑品,我們只要看到就會拍照,剛好前面有4個外國人也是如此,於是我們就跟著他們的腳步拍照,後來來到一個圓形中空的雕刻品,我看他們恰似坐在上面拍,我就已為我也可以,輪到我們時,我就帶著寶寶坐上去拍照,又隔沒多久,工作人員又來了,跟我們說這是不能坐的,害我又很丟臉的趕緊離開....,心想我對不起台灣人,竟然做了這麼丟臉的事,丟台灣人的臉,還好他不曉得我是從台灣來的。


雕像是不可以坐的
還好小婕兒還小
沒有讓她真的坐在上面













這回就被工作人員提醒囉









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浪漫愛情喜劇─“戀愛時代”,是由突破千萬觀眾的電影《王的男子》甘宇成和刮起韓流旋風的孫藝珍聯手主演,是以離婚為愛情的開始為題材的電視劇,電視劇是曾執導《Ghost Mama》、《我愛上朋友的姐姐》、《一天》等多部影片的韓智承導演的電視劇處女作,在製作方式和畫面等各方面都標榜“像電影的電視劇”,不同於以往電視劇表現出的透明和美麗的視覺效果,以往的電視劇以具刺激、直接表演為主,這齣劇比起這些可能不夠刺激,但導演想表達最接近日常生活的感受。包括《我的野蠻女老師》的編劇朴妍善在內,劇組成員80%以上都是由電影製作人員組成。



愛情女王孫藝珍,以最棒的結婚女人形象,三年後重回電視劇,男主角甘宇成四年後,重新拍攝電視劇,引起大家的焦點。戀愛時代是描述離婚後仍沒放棄愛情的離婚夫妻的故事,劇中兩個人雖然離婚,卻無法割捨對對方的感情,由於兩個人不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感情,也因次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ㄅㄅ的教授多了一張洋基的票,所以ㄅㄅ才有機會去看洋基跟紅襪的比賽,有了婕兒以後,ㄇㄇ跟ㄅㄅ不能一起去看王建民叔叔打球了,都只能窩在家裡看電視轉播,難得有免費的票而且還是跟紅襪隊的,ㄅㄅ當然要去看囉。

所以一整天,都是ㄇㄇ跟婕兒兩個人相處,晚上沒有ㄅㄅ幫忙分擔工作照顧婕兒,還好婕兒下午的時候都在睡覺,所以ㄇㄇ也跟著偷偷睡了一個午覺,晚上才有精神跟她玩,不曉得婕兒是不是下午睡太多,晚上一直不肯睡,一直到12點ㄅㄅ回家精神還是很好,結果搞到1點半才睡,平常已經不夜奶了,竟然5點起床找奶喝,8點又起床一次,真是苦了我這個ㄇ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政院衛生署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 裴仁生

醫學科技的進步,有數十種代謝疾病,可以透過新生兒篩檢被早期診斷出來。先天代謝疾病雖然發生率不高,如果能提早診斷、治療,將可減少寶寶生長遲緩、智力降低,及生命危險機會。

要實現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心願,就要從寶寶的健康著手。有一些代謝疾病,發生率並不高,可是若太晚診斷治療,往往會造成生長遲緩、智力降低,甚至會危及生命。

寶寶出生的時候,一般醫療院所會請家長填寫一張自費同意書(約三百六十元左右),徵詢在新生兒出生並進食四十八小時之後,是否要由腳跟採取少量血液作篩檢,可以檢驗是否患有下列六種代謝疾病。

1.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(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)。
2.苯酮尿症(phenylketonuria,簡稱PKU)。
3.高胱胺酸尿症(homocystinuria)。
4.半乳糖血症(galactosemia)。
5.葡萄糖-6-磷酸鹽去氫?缺乏症(glucose-6-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,簡稱G6PD缺乏,俗稱蠶豆症)。
6.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(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,簡稱CAH)。


這些疾病除了蠶豆症之外,一般醫師很少遇到,更別說是一般民眾,簡直像霧裡看花。其實這些需要篩檢的先天代謝疾病有些共同特徵,首先,它們的發生率並不算太低,有篩檢的價值;並且篩檢方法便宜可靠,很少有偽陰性的報告。

另外一個共同特徵是這些病的臨床症狀在新生兒期通常不明顯,但是如果不能及早發現加以治療,容易造成永久的身心障礙。最後一項特色是這些疾病一旦檢查出來,還有治療的方法或因應之道。

常見新生兒六項篩檢疾病

(一)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(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)
根據衛生署保健處所提供的資料,其發生率約兩千八百分之一。大多是由於新生兒甲狀腺發育不良,體內甲狀腺激素缺乏,在二至三個月會逐漸出現表情呆滯、低鼻樑、皮膚及毛髮乾燥、哭聲沙啞、臍疝氣、腹脹、便秘、呼吸及餵食困難、持續性黃疸、生長發育障礙等症狀。
若在出生後一、兩個月內馬上給予治療,可使身材及智商發育均正常,若到了六個月以後才治療,大部份會有智障與生長發育遲緩的後遺症。因為症狀陸續出現,以前不易早期診治,要早期診斷就要靠現在的篩檢了。

(二)苯酮尿症(phenylketonuria,簡稱PKU)
因為肝臟的苯丙胺酸羥化? (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)不足,導致血液及尿液中苯丙胺酸(phenylalanine)及其代謝物質升高,衛生署所提供的發生率約四萬五千分之一。剛出生時沒有症狀,後來會出現躁動、餵食困難、嘔吐、生長發育遲緩、抽筋、皮膚與毛髮顏色變淡等,若不早期治療,在三、四個月大時就會造成神經系統的永久傷害。

(三)高胱胺酸尿症(homocystinuria)
因為甲硫胺酸(methionine,一腫胺基酸)的代謝異常,導致尿液中高胱胺酸(homocystine)增加,衛生署所提供的發生率約十四萬分之一。如未加以治療,容易有臉頰紅疹、眼球水晶體脫位、血管栓塞、智能不足、抽筋、骨質疏鬆、脊椎側彎等骨骼異常。

(四)半乳糖血症(galactosemia)
最常見是因為病童缺乏乳糖代謝所需的酵素(galactose-1-phosphate uridyl transferase),無法將攝入的乳糖代謝為葡萄糖,衛生署所提供的發生率約只有二十一萬分之一。出生時往往無特殊症狀,當餵乳數天後會發生嘔吐、昏睡、體重增加緩慢、肝臟腫大與黃疸,甚至可造成白內障、肝硬化與腦部的損害,出生不久若能篩檢出來,早期改用不含乳糖的配方(如豆奶),就能防止這些傷害。

(五)蠶豆症
這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疾病,發生率約百分之一到三。因為紅血球內葡萄糖代謝異常,當接觸到蠶豆、奈丸(臭丸)、紫藥水以及口服某些藥物時,紅血球就會大量破壞,產生黃疸、貧血與像可口可樂的小便,往往需要住院輸血治療。雖然蠶豆症在人口中所佔比例很高,但這是新生兒篩檢項目中最良性的疾病,只要防範得宜,小朋友的健康、智力與壽命都不會打折扣喔!

(六)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(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,簡稱CAH)
當人體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酵素缺乏,腦下垂體就會增加腎上腺皮質刺激素(ACTH)的分泌,希望能刺激腎上腺的分泌量,來維持人體生理上的需求。如此持續刺激的結果會造成腎上腺皮質的增生,這種先天性代謝異常因而稱為「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」。發生率約一萬至兩萬分之一。患者可能有電解質失衡或男性化的表現。
單純男性化型的男嬰,不易由其外觀達到早期診治的目標,往往需遲至病人性早熟時才會就醫,所以最佳的辦法還是要倚賴新生兒篩檢。

及早發現、提早治療

科技日新月異,一滴血可以早期偵測多種癌症已經不是新聞,在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的領域也是如此,早期新生兒篩檢只能偵測前五項疾病,近來不只增加了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成為六項,由於串聯質譜儀的幫忙,又可增加數十種代謝疾病可以被早期診斷出來,是新生兒的一大福音。想要讓小寶寶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嗎?為人父母者千萬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!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從有了婕兒以後,我的部落格內容豐富許多,原本已經荒廢了好久,為了要紀錄生活,開始提筆隨便寫寫,也因為這樣,更希望把自己的部落格弄得更加豐富。

在BBH的網頁,純屬小婕兒專用,紀錄的都是她的成長,在那裡也認識了很多ㄇㄇ,一起交換心得,讓我也想設計BBH的網站,為此看了很多網頁設計的教學,一步一步慢慢學,雖然還不懂那些語法,但簡單的教學,大致上運用都沒問題。

看到BBH很多寶寶的網站,好多ㄇㄇ設計了寶寶專用的BANNER,讓我也很想自己動手做一個婕兒專屬的BANNER,上網查了PHOTOIMPACT教學,可惜我的是試用版,無法製作動畫效果,後來終於讓找到PHOTOSHOP簡單教學,這回我終於知道要如何製作簡單的動畫效果的BANNER。

以下是我第一次做的BANNER

第二回試做,是不是進步些,可惜時間點沒調好。

第三回做的,是不是很有感覺了


後記:以前還在城邦的時候,要做出一個BANNER都沒辦法,那時也沒像現在這麼會找教學資料,只會簡單的改圖大小,現在竟然靠網頁上的教學,自己做出一個BANNER。以前為了書虫的網站頭痛半天,要如何改語法,如何放資料,對我來說都是很困難的,現在我還是不會那些語法,但是要簡單的改無名版型,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了。

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到了寶寶一百天時,寶寶結束了笑不出聲的時代,現在已經可以笑出聲音了。

不知你注意到了沒有,寶寶現在會呀呀學語並控制自己的聲音,就好像在與人交往,父母要養成與寶寶說話的習慣,用正確規範的語言與他交流,盡量不用“兒語”。寶寶現在非常樂意接觸不同的人,在他人面前,他(她)會非常興奮地移動整個身體,聆聽你的聲音和周遭的音樂聲,這時,可以根據寶寶的情緒適當地播放音樂,讓他(她)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欣賞。
當你與他(她)聊天或玩耍時,寶寶常會發出快樂興奮的聲音,並試圖模仿不同的音調,還能識別熟悉的音節,同時,他(她)會以微笑和特有的發聲來為大家作秀。現在即使寶寶看不到你,聽到你的聲音時也會安靜下來或微笑,並將頭或眼睛轉向你。

在這個時期,寶寶的唾液腺發達起來,消化液分泌增多,口水也多了起來。在吃奶時可能出現分心,對桌子上的食物表現出興趣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採訪撰文/施娟娟
諮詢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兒童心智科主任 羅筠醫師
貝爾聯合診所院長 詹子慰醫師
參考資料╱《不要低估你的孩子》,信誼出版
《新手媽咪的第一本書》,平安文化出版
兒童發展指標資料來源╱行政院衛生署

寶寶出生後,就開始了成長與學習的過程,這個過程是有順序且逐步發展的,爸媽們可急不得,不過也有少部分的寶寶有發展遲緩現象。本文將提供寶寶的身心發展指標,幫助爸媽判斷寶寶的發展狀況是否正常,並且提供刺激寶寶成長的小祕招!

【PART I 發展原理篇】

發展遲緩的判斷方式

貝爾聯合診所院長詹子慰醫師表示,寶寶的成長狀況可以從生長與發展兩方面來看,發育狀況通常是由身高、體重來判斷,而發展則是看粗動作、細動作、語言與認知發展、以及情緒與社會性發展等指標。儘管如此,但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羅筠表示,每個嬰兒的發展狀況不一,書中所列的發展狀況都是參考值,例如有些嬰兒的肢體發展比較快,但是語言學習能力卻較慢;而害羞或是膽小,也會影響寶寶學習走路或是與人互動的意願。

雖然說每個寶寶發展的快慢不同,但是對健康的寶寶來說,在不同的月齡至少要能做到某些動作,否則就可能是發展遲緩。行政院衛生署公佈的「簡易兒童發展量表」中列出的發展項目就是寶寶們在每個階段至少要達到的發展項目,假使寶寶達不到表中列出的項目,爸媽們可以再持續觀察大約一個月,若情況依舊,就必須趕緊就醫。

詹子慰醫師表示,發展遲緩狀況愈早發現,治療的效果愈好,而零到三歲這段時間是黃金治療期。

以下說明寶寶的粗動作、細動作、語言能力與社會性發展等項目的基本原則:

粗動作
不管是學習走、跑或跳,寶寶都必須先學會控制頭,因此控制頭部是發展上重要的第一步,同時寶寶的身體發展原則也是從頭到腳,也就是先控制頸部,而後則是上半身、手臂、下半身和腿。寶寶的手腳活動協調度愈來愈好之後,他就能學坐,而後則是爬、站和走。

細動作
寶寶身體另一個發展原則是由軀幹中央向外到四肢,所以,嬰兒先學會使用手臂,再來是手掌,最後才能控制手指。控制手指的能力可以讓寶寶操縱東西,像是抓東西、握奶瓶,以及玩積木等。

語言能力
寶寶會先發出各種無意義的聲音,再來是模仿大人的聲音。接著,他會說出簡單的單字,有的嬰兒甚至在一歲時能夠有意義地叫出爸爸、媽媽。與嬰兒說話能夠幫助他的腦部進行神經連結工作,奠定將來語言發展的基礎。

身邊處理與社會性
這部分指的是嬰兒與人互動的能力。嬰兒天生就有與父母互動的能力,他也藉由模仿父母變得社會化,他會先模仿單一的臉部表情、手勢或是動作,最後則是整個行為模式。因此爸媽可得多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。

羅筠醫師表示,相對於粗、細動作的發展,嬰兒在社交與溝通能力上的發展較難有明確的指標,因為每個寶寶的氣質、個性差異很大,有些安靜不說話的寶寶不見得就有自閉症傾向,他可能只是比較害羞。因此爸媽一定得多了解寶寶的個性與脾氣,以免誤以為寶寶有發展遲緩。

【PART II 按圖索驥篇】
以下依照寶寶的不同月齡逐一列出他至少要能做到的動作與行為,以及幫助寶寶發展的小遊戲!

【PART III 引導原則篇】

提供自由探索空間
羅筠醫師表示,爸媽們應該提供寶寶一個恣意探索的空間,爸媽可以決定這個空間裡有什麼東西,例如安全、乾淨的玩具和環境、不怕被撕破的書。由於有一段時期寶寶很喜歡以手來探索東西,什麼東西都會往嘴巴裡送,若是擔心他咬的東西不夠乾淨,或是怕被破壞的話,就不要放在他可以碰觸到的空間裡。而一旦把寶寶放進讓他活動的空間之後,就要允許讓寶寶自由地在其中探索。

勿打罵、指責嬰兒
羅筠表示,爸媽們不該因為害怕寶寶身體弄髒,而限制寶寶爬行,或是不准他使用嘴巴去咬東西,更不要在書被嬰兒撕破後指責他,大人要做的是去移開或改變讓他做錯事的環境,而不是打罵、指責寶寶,因為此時的寶寶還不懂得打罵背後的意義,他反而可能被父母嚇到而影響日後探索事物的興趣,同時,惡意的刺激對寶寶也會有負面影響。羅筠也建議在寶寶沒有過敏史的情形下,帶著他到戶外探索大自然,多接觸與家中環境不同的地方,不要過度照顧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。

多元化的簡單刺激最好
羅筠表示,嬰兒需要多元化的刺激,任何形式的刺激對他都會有幫助,但是一次只要給少量的刺激,因為過多的刺激對寶寶而言太過複雜,可能會有反效果。另外,如前所述,惡意的身體刺激對寶寶也會有負面影響,羅筠也認為,人是寶寶最好的玩具,因為寶寶對於人的臉、聲音、還有氣味最感興趣,若能在真人組成的環境裡與人互動,對寶寶就是最好的成長刺激。

盡可能滿足寶寶的需求
儘管嬰兒會隨著每個階段的發展,對不同的事物產生興趣,但羅筠強調,每個寶寶的個性與喜好不同,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了解他喜歡什麼。所以,爸媽們要去觀察寶寶的喜好,並儘可能滿足他的需求。

結語

寶寶的身心發展是循序漸進的,若能了解寶寶的喜好,滿足他的需求並適時給予他不同的刺激,就能幫助他成長,最重要的是,提供他一個有安全感、快樂與被愛的成長環境,他就會做好學習的準備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採訪撰文╱林嬪嬙
諮詢╱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 陳永綺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中醫師 羅國正

一名阿嬤將蜂蜜當健康食品餵食孫子,結果造成6個月大的孫子痙攣、臉色發黑;一名媽媽想提高5個月大早產兒子的抵抗力,聽信民間偏方,在奶粉中加入米酒,結果造成兒子腦水腫死亡;一名阿公疼愛孫子,連續4個月讓孫子喝現擠牛乳,未料導致孫子嚴重貧血;還有八寶散的使用,都可能讓寶寶鉛中毒……。

小寶寶餵食錯誤的意外及遺憾事件不斷上演,醫師一再強調,嬰幼兒肝、腎、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,任何食物的餵食都必須特別謹慎,尤其不可聽信毫無根據的偏方,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憾事。

嬰幼兒喝蜂蜜,當心細菌感染

一名阿嬤在餵食孫子喝蜂蜜水後,造成才6個月大的孫子全身抽搐、呼吸困難、臉色發黑。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,蜂蜜有整腸、促進食慾及排便的功效,除了糖分外,還有許多營養素,是很好的食品,不過對於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,反而是項危機。因為蜂蜜在蜜蜂採蜜以及人工採收過程中,可能含有「隱形球菌」的孢子,這些孢子可能暫時無作用,但時間一久會成為有害菌,對於免疫系統較差的嬰幼兒,很容易引發感染。一旦受到這些病菌感染,容易造成腦壓上升,嬰幼兒會有頭痛、哭鬧情形,甚至出現腦炎症狀,包括發燒、四肢無力、抽筋等。

生奶、優酪乳易造成營養不均

許多家長實在是過度求好心切,例如一名阿公因疼愛孫子,連續4 個月都到住家旁的牧場擠鮮乳,希望孫子在喝鮮乳後能長得更健康,未料孫子的臉色日漸蒼白,經醫師診斷發現是因餵食生奶導致鐵質缺乏,長期下來造成嚴重貧血,幸好經治療及補充鐵質後,已恢復正常。

陳永綺醫師強調,牛奶和母乳中的蛋白質比例不同,對小孩腸胃作用也有差異,如果單純以鮮奶餵養,會使得嬰幼兒吸收能力變差,發生營養不良現象,所以嬰幼兒的乳品必須經過特殊處理,將蛋白質調成適合人類比例的配方奶,千萬不可直接餵食生奶。即使是羊奶也不例外,家長還是要選擇經過處理的配方羊奶粉。

此外,優酪乳也是許多家長們餵食幼兒的最愛,但優酪乳本身是以脫脂奶粉做添加,對於1歲以下寶寶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以及腸胃功能受損的問題,值得家長注意。


避免八寶散造成鉛中毒,家長禁用為妙

除了食物之外,藥物的不當使用也很容易對嬰幼兒造成危害,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八寶散。根據消基會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,嬰幼兒常用的八寶散,重金屬鉛的比率,居然高達一萬PPM,比標準值高出一百倍,吃了可能會要人命!

陳永綺醫師表示,以前所使用的純正八寶散並沒有危害,只要腸胃功能不錯,多半沒問題。但是現在珍貴藥材取得不易,許多成分已被取代,而這些取代的藥材多含有重金屬,對於保護機制不足的嬰幼兒腦部而言,很容易受重金屬侵害,一旦發生鉛、汞中毒,寶寶會出現嘔吐、哭鬧、拉黑便,甚至呼吸困難,如果牙齒已出現鉛線,表示已影響造血系統,以及侵害到其他器官受。

陳永綺醫師進一步說明,在以前醫療困乏的年代,使用八寶散可提高嬰兒存活率,但以現在醫學的發展,抗生素使用和疾病診斷都相當進步,八寶散的使用其實是不必要的。此外,以往認為嬰兒睡著後發生的抖動現象,事實上是屬於自然的反應,所以藉由八寶散達到鎮靜的作用,以現在醫學角度來看是多餘的。

解胎毒?觀念必須修正!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國正表示,當小孩出現脹氣、夜啼、哭鬧不停時,老一輩的人會使用八寶散來緩解症狀。但通常中醫師在門診處方中不會開八寶散,八寶散當中的牛黃、麝香、珍珠粉、冰片等都是相當昂貴的藥材,對於嬰兒脹氣、消化不良的情形,其實不需要用到這些昂貴的藥材,嬰幼兒的一些症狀其實都有其他中藥可以有效治療,只要經由中醫小兒科診斷,不會有太大問題。

另一方面就是重金屬問題,羅國正醫師表示,八寶散中的硃砂就是硫化汞,在製藥過程中必須經過三次的水飛法將雜質過濾掉,以降低重金屬含量,不過大家所購買的八寶散真的有遵照標準製法?沒有人可以保證,因此,中醫師不會建議家長使用。

至於老人家所說用八寶散或黃連解胎毒的說法,是因為以前環境差,產婦作月子怕吹到風,所以必須緊閉門窗;加上嬰兒被一件件的衣服層層包裹,一個月下來很容易出現濕疹,而被大家認為是從母體中帶來的胎毒。現在環境大幅改善,這種情形已經不多,家長沒必要再有必須使用八寶散或黃連來為嬰兒解胎毒的錯誤觀念。

切勿聽信偏方,有問題應請教專業醫師

1歲以下嬰兒的照顧必須特別謹慎小心,聽信任何的偏方都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,尤其以米酒加入奶粉中餵食的案例,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和遺憾,因為酒精會對嬰幼兒的腦部及神經發育造成很大的傷害。現在專業的諮詢管道相當充裕,媽咪們有任何疑問都應該透過專業醫護人員得到解答,而不是道聽塗說,拿小小生命開玩笑!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前陣子發現牙齒有點不對勁,非常的敏感,好像有點蛀牙了,一直想去看牙齒,可是苦無機會,今天ㄅㄅ又偷懶沒去上班,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趕快去看牙。

在這裡沒有認識的牙醫,就隨便找了一間看起來還不錯的牙醫診所。巧的是治療我的牙醫是個女生,還是個準ㄇㄇ,已經懷孕7個多月。因為我要看牙,無法抱著小婕兒,只好讓ㄅㄅ抱著她在旁邊觀看,一開始要趙X光她沒看到我有小哭鬧一下下,之後ㄅㄅ把她抱到診療室後,她看著ㄇㄇ被牙醫修理,看得都出神了,ㄇㄇ還記得她的表情,一臉好奇疑惑的表情,真是好可愛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婕兒從兩個二月開始,就不喜歡給ㄅㄅ抱,婆婆說是因為喝母奶的關係,只要ㄇㄇ,尤其到了黃昏會找得更兇,我知道大部分的母奶寶寶喜歡找ㄇㄇ,原本也想我家寶寶也是一樣,難怪都不給ㄅㄅ抱,結果今天證明不全然是如此,下午在活動會場時,ㄅㄅ抱著婕兒,婕兒又不開心的在哭鬧,後來阿嬤(婕兒要叫阿祖,一個叔叔的ㄇㄇ)接手把婕兒抱走,抱走後,婕兒馬上停止哭泣,乖乖的讓阿祖抱。

抱了好一會兒,沒有怕生也沒有想哭的跡象,我們不相信她真的不喜歡給ㄅㄅ抱,又換一個阿姨接手,剛開始這個阿姨抱得姿勢不是很好,一開始婕兒哭鬧一下,之後姿勢調整過後,她又乖乖的讓阿姨抱。不過我們還是不相信,接著又換了一個人抱,她還是乖乖的讓別人抱,那為什麼爸爸抱的時候就是會哭咧,歸咎原因,應該是ㄅㄅ抱她的姿勢可能不對了,不然怎麼會這樣?

活動結束後,一夥人又轉戰到一個教授家裡聚餐,雲阿姨看我平常照顧寶寶辛苦,幫我照顧婕兒跟她玩一玩,結果這小孩,就這樣被騙走了,一點也不想要找ㄇㄇ,讓雲阿姨抱得太舒服,ㄇㄇ去找她,竟然還撇過頭不想看ㄇㄇ,由此可證,我家婕兒不是只要ㄇㄇ不給ㄅㄅ抱的。

不過因此可是讓ㄅㄅ超級難過。



換人抱還是繼續睡








讓雲阿姨抱得都不要ㄇㄇ了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紐約州威郡台美人傳統週於 5月6 日,在威郡台灣婦女會與衛鄉文化社共同舉辦下開跑了。現場除了介紹台灣民俗、傳統手藝外,另有布袋戲表演、舞獅秀以及台灣地理風景展覽,並於會後提供台式點心供到場來賓享用。

活動剛開始









從地球儀上找出台灣在哪

















摺玫瑰花














竟然還有馬殺雞攤位









丟沙包








舞獅








摺紙








小朋友愛的魔術表演








壓軸-布袋戲



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婕兒出生到現在,ㄇㄇ我天天都幫婕兒照相留念,也幫她做了一本滿月照片紀念冊,一直到現在,每天拍照的習慣都沒斷過,也維持了3個月14天了。

而這個習慣就在今天被ㄅㄅ破壞了,這就要從今天的Taiwanese Cultural Society活動說起,下午1點是活動開始,我們興高采烈的參與活動,還帶了腳架去拍,抓緊機會就猛拍,ㄇㄇ拍完換ㄅㄅ拍,接著事情就發生了,魔術表演的時候,婕兒已經肚子餓了,ㄇㄇ趕緊餵她喝ㄋㄋ,把照相的重責大任交給ㄅㄅ,不過平常相機都是ㄇㄇ在處理,ㄅㄅ發現相機裡的記憶卡沒了,於是又換了一張,發現另一張還有照片在裡頭,ㄅㄅ謹慎的跑來問ㄇㄇ,記憶卡裡的相片可以刪嗎?ㄇㄇ跟ㄅㄅ說;「粉紅跟紅色衣服的可以刪。」之後ㄅㄅ就離開了。

一直到晚上回到家,ㄇㄇ興奮的讀取照片,這時才發現不對勁,5月5日的婕兒跑去哪了?我的5月5日的寶貝不見了,就是這樣....她被ㄅㄅ給綁架了,而且還是不會回來的,為此ㄇㄇ還難過的哭了,維持了3個多月,就此公虧一簀了,ㄇㄇ不難過才怪。

ㄅㄅ看ㄇㄇ這麼難過,還說要讓婕兒穿著5噢5日的衣服,在委裝成昨天拍幾張,不過在怎樣,都不是我的5月5日的小婕兒了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這個星期開始
婕兒吃手吃的超嚴重的
只要一抓到機會
馬上把她的手放到嘴裡
看她有時都快把整個拳頭塞進去了
抱她的時候也是一樣
猛吃我的肩膀
難道要長牙嗎
這麼快啊?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個月大時,寶寶受驚嚇的情況減少了,已經能適應外界環境。平躺時,他(她)會抬頭看到他的小腳。 趴著時,他(她)會伸直腿並可輕輕抬起屁股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,寶寶會從平躺的姿勢轉為趴的姿勢。現在寶寶還不能獨立坐穩,當他(她)的背靠著被褥坐時,身體要麼向前傾,要麼左右倒。

隨著神經、骨骼、肌肉的不斷發育,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迅速。有時你會感到寶寶像個小運動員,醒來以後他(她)總是在不停地動,很少歇一會兒。現在寶寶的手已經開始拿東西了,他(她)的4個手指合併起來,可以與大拇指配合在一起撿東西,就好像戴著一副只有兩指的手套似的。而且在伸手去抓之前,寶寶還會有意識地觀察手與被抓物體,然後用手準確地抓住目標,現在他(她)已經會用雙手握住一個瓶子了。

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進步了,動手能力也提升了,現在家長面臨的問題就是寶寶的安全。因為寶寶學會翻身以後,隨時都有掉下床的危險,因此,要在寶寶的活動範圍內,加設隔擋的物品。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想無微不至照顧新生寶寶的同時,新手媽媽們一定要先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,即使是健康的新生寶寶,也會出現一些不同於成人的生理狀況是讓爸爸媽媽擔心害怕的,本單元即介紹15種新生兒不是病的異常狀況,讓新手爸媽們更了解寶寶的生理機制。
肢體蜷曲

出生前由於在子宮內的空間限制,胎兒的動作大都是頭向胸,雙手緊抱於胸前,腿蜷曲、手掌緊握的姿勢,出生後頭、頸、軀幹及四肢會自然逐漸伸展開來,所以寶寶出生後常有小腿輕度彎曲、雙足內翻、兩臂輕度外轉、雙手握拳,或四肢呈屈曲等狀態。

注意:除非寶寶的大腦或神經發育有問題,否則只要等神經系統的控制逐漸由粗動作進展到細緻動作後,這些狀態都會自然矯正。

驚跳

新生兒常在入睡之後局部的肌肉會有抽動的現象,尤其手指或腳趾頭會輕輕的顫動,或是受到輕微的刺激如強光、聲音或震動等,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,很快又收回,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「驚跳」反應。

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成熟所致,此時,只要媽媽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,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。

注意:如果寶寶出現了兩眼凝視、震顫,或不斷眨眼,口部反覆地作咀嚼、吸吮動作、吸呼不規則、皮膚青紫,面部肌肉抽動等症狀時,應及時送醫診斷。

體重減輕

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後往往會有體重減輕的情形,這是因為寶寶的進食量還沒有上軌道,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、呼吸及皮膚排出肉眼看不出的水分等,使體內暫時性的失去平衡,造成體重在出生後前3、4天會減輕。

減輕的量可能多達出生時體重的10%,不過隨著寶寶漸漸的適應,到了第8、9天這些喪失的體重就會補回來。

注意:若10天後仍未恢復的話,就應該就醫另尋原因。

打噴嚏

新生兒偶爾打噴涕並不是感冒的現象,因為新生兒鼻腔血液的運行較旺盛,鼻腔小且短,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質如綿絮、絨毛或塵埃等便會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噴嚏,這也可以說是寶寶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。

注意:突然遇到冷空氣也會有打噴嚏的狀況,除非寶寶已經流鼻水了,否則家長可以不用擔心,也不用讓寶寶動輒服用感冒藥。

打嗝

新生兒打嗝是極為常見的現象,由於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,因此打嗝、放屁的次數都較成人來得多。

注意:若家中的寶寶持續的打嗝一段時間,可以餵寶寶喝一些溫開水,以止住打嗝的情況。

下巴抖動

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所以抑制功能較差,常有下巴不自主抖動的情況,家長可以不要擔心。

注意:但若為寒冷季節,則需要注意寶寶的下巴抖動是否為保暖不足的原因;另外,若有伴隨其他的症狀,則可能是病徵之一。

眼睛斜視

斜視也就是兩眼眼球移動不能協調,一般而言,新生兒早期眼球尚未固定,看起來有點鬥雞眼,而且眼部肌肉的調節不良,常有短暫性的斜視,屬於一種生理現象,也稱為假性斜視。尤其好發於臉型寬闊、鼻樑扁平的寶寶,爸媽可以在家裡自行觀察。

注意:若受到光照時,寶寶兩眼的瞳孔反光點位置是一致的,即為假性斜視,並不需要治療處理;否則,便需要透過醫師診斷後手術矯治。

馬牙

新生兒的齒齦邊緣或在上顎中線附近,常會有一點一點的乳白色顆粒,表面光滑,為數不一。少的話可能1~2顆,多的話可能有數十顆,這是由於當胚胎發育6週時,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開始增質變厚形成牙板,為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。

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,每隔一段距離形成一個牙蕾並發育成牙胚,以便將來能夠形成牙齒;當牙胚發育到一個階段就會破碎斷裂並被推到牙床的表面,即我們俗稱的「馬牙」或「板牙」。

注意:一般在2週左右就可以自行吸收,不能用針去挑或用布擦,以免損傷黏膜,引起感染。

溢奶

寶寶在出生3個月間,賁門肌肉仍未發育健全,此時的賁門就像是一個還不能很好控制收縮的瓶口,而且新生兒的胃容量也較小,所以容易引起胃內的奶汁倒流,因此,在出生後幾個月內,部分的寶寶都會溢出或多或少的奶,尤其是在餵奶後、哭鬧多動或輕拍寶寶背部的時候;因此當媽媽餵食完寶寶後,可以用手輕拍他的背部2~3分鐘,待寶寶打嗝;避免寶寶過度哭鬧或是睡姿採右側臥位也可以減少溢奶的情況。

注意:溢出的奶水通常是白色的,且是從嘴巴慢慢的流出,若奶水是強力噴射出來的、吐出量很多,或是吐出帶有膽汁的物質時就不是正常的現象了。

女嬰陰道出血

女寶寶在出生後一個禮拜內,經常可以見到陰道有些許的血性分泌物或黏液,就像白帶和月經一樣,事實上,那是由於胎兒時期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,而出生後寶寶體內的雌激素便大幅下降,使子宮及陰道上皮組織脫落,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。

乳房增大

母親懷孕後體內助孕激素與催乳素等含量逐漸增多,到分娩前達最高峰,這些激素的功能在於促進母體的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,而胎兒在母體內透過胎盤也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,因此不論男寶寶或女寶寶的胸部都會稍微突起,有些甚至會分泌少許乳汁,俗稱「新生兒乳」。

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,不需任何的治療。在胎兒離開母體後,來自母體激素的刺激消失,胸部也會自然的平坦。

注意:父母不用刻意的去擠壓寶寶乳頭,以免引起感染。

膚色變化頻繁

新生兒的血管伸縮功能和末梢循環尚未健全,因此膚色的變化非常頻繁。天冷時手腳會稍稍有點發紫,而哭泣時則會滿臉通紅;有時甚至會因為睡眠的姿勢關係,身體兩側或上下半身也會出現不同的膚色,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現象。

若新生兒出生後2~3天皮膚變黃,但過7~10天後就逐漸減退,則為生理性黃疸,父母不用太過擔心。

注意:若為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皮膚發黃,且迅速的加重,則可能是病理性的黃疸,需要送醫就診。

脫皮

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都會有脫皮的現象,不論是輕微的皮屑,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,只要寶寶飲食、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。

脫皮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,容易脫落;此外,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,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,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。這種脫皮的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,但以四肢、耳後較為明顯,只要於洗澡時使其自然脫落即可,無須特別的採取保護措施或強行將脫皮撕下。

注意: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,則可能為病徵,須送醫就診。

體溫波動

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得像成人如此完善,因此調節功能不好,體溫的波動也較大。感受到涼意時,新生兒不會像成人一樣的顫抖,他只能依賴一種稱為棕色脂肪的物質來產生熱能,且新生兒的體表面積較大(按照體重比例計算),皮下脂肪又薄,所以衣物穿少了可能體溫過低,穿多了還可能引起暫時性的輕微發燒;因此,要保持新生兒體溫正常,應讓新生兒處於通風及溫度適中的環境內。

注意:若有輕微的發燒,可以讓寶寶多喝點水、注意衣物寬鬆舒適,過1個小時再測量寶寶的體溫。一般以測量肛溫最為準確。

呼吸不規律

新生兒的呼吸運動很表淺,沒有規律,呼吸頻率較快,在出生後前2週一分鐘大約在40次以上,有的新生兒也可能多達80次,這些都屬正常。

這是由於新生兒肋間肌較為柔軟,鼻咽部及氣管狹小,肺泡順應性差,由於呼吸運動主要是靠橫隔肌肉的升降,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,胸式呼吸較弱。又因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,不足以因應身體的需求,所以呼吸頻率較快,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。

注意:若是早產兒或肺部發育較差的寶寶因缺氧而臉色發青時,可以刺激寶寶哭泣,促使肺泡張開,增加換氣量。

 

【指導/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民】
文--楊文玉 ■媽媽寶寶雜誌 2006 / 04 / 06



gisu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